中醫新聞

咽喉為身體「要塞」,秋護咽喉正當時

咽喉,上與鼻腔口腔相通,下為呼吸食道入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必經之徑,既有吞嚥及呼吸功能,又有保護與防禦作用,所以咽喉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素有“要塞”之稱。

除了本身的炎症以外,若是鼻部、胃食管及肺氣管等處患病,都可以引起咽喉不適。比如,慢性鼻炎鼻竇炎、胃食管反流、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可以引起口腔異味、咽部異物感、咽癢咳嗽、咽敏感乾嘔等不適,時間長了,可以發展為慢性咽炎。

1

脾胃虛弱是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

慢性咽炎屬於中醫學“喉痺”範疇,主要表現為咽痛、咽乾嚥癢、異物感、咽部紅腫敏感及咽喉有顆粒狀突起等臨床特徵。起初發病多有感冒,後逐漸表現為反覆咽部不適。

很多患者都受到慢性咽炎長期困擾,尋求良藥無果,常有經過反覆治療、服用很多中、西藥卻效果欠佳的患者前來就診,把中醫當成最後一根稻草。此時,病人患病時間長,服藥也多,甚至誤用過於寒涼之品,往往脾胃功能都較為虛弱,而脾胃虛弱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

在使用中藥湯劑治療時應以顧護脾胃為本,健脾益氣,加上疏肝理氣,調和氣血,兼顧祛邪發表,使正氣得生,外邪得去。可加以中醫針灸穴位等方法。例如,中藥穴位貼敷人迎穴及廉泉穴、中成藥含漱、耳穴治療及針刺艾灸等,再加以心理疏通,多方法配合治療後,可改善症狀,讓患者逐步建立起治療的信心。

2

反流性咽炎,中西醫結合效果好。

臨床上,慢性咽炎常常會與反流性咽炎混淆。反流性咽炎是因為食管連接胃部之間的約束功能障礙引起胃部的內容物反流,以致食管及咽喉部損傷。常常表現為咽喉疼痛、咽部異物感、聲嘶、慢性咳嗽及反覆清喉等,典型的胃酸反流及燒心感卻不一定會表現出來。反流性咽炎屬於難治性咽炎,有些患者一直被診斷為慢性咽炎,但按照該病治療後症狀卻改善不明顯。

此時,追問患者發現他們多伴有胃酸返流、噯氣、飯後胃脹等不適,可以通過食管24小時pH監測來鑑別診斷;加上了健脾益胃的治療後,收效甚好。對於該病的治療,使用西藥質子泵抑制劑配合中醫的健脾疏肝法,辨證使用方藥同穴位一起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同時又減少復發。另外,除了使用藥物以外,平時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十分重要。

治療的同時還需改變生活方式,適當忌口。肥胖者應該減輕體重,減少脂肪攝入,避免過飽飲食,少吃甜食、辣食、酸性水果,如橘子、楊梅、草莓、獼猴桃、柚子等;少吃蕃薯、土豆、年糕、湯圓、巧克力、油條等;戒菸酒、濃茶、咖啡,少喝碳酸飲料、酸奶。睡前3小時不要進食,可減少夜間胃酸分泌。

3

嶺南地區的人更易患梅核氣。

在接診的時候,也有不少病人主訴是喉嚨中感覺好像有異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老是覺得咽喉哽哽不利,又不是時時都存在,也不影響進食,在排除有物梗阻以外,這就可能是患上了“梅核氣”!

梅核氣是中醫的病名,情緒不暢會加重症狀。嶺南地區多濕熱氣候,人們喜飲冷食,非常容易傷及脾胃陽氣;而脾胃屬土,肝屬木,土虛則木犯,或木郁則乘土。

遇到脾胃功能虛弱又伴有情緒不暢或壓力較大的梅核氣患者,一般採用疏肝解郁、健脾化痰的方,如經典名方逍遙散,再根據病人的舌脈象及症狀進行藥物加減,療效甚好。

4

少吃熱性食物,多吃應季蔬果。

飲食上,暴飲暴食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胃食管反流,導致消化吸收變差,體質變差,容易感冒,加重咽炎發作。因此,建議清淡飲食,避免生冷辛辣、煎炸過熱、過硬、過咸等食物,以免使咽部黏膜經常處於充血狀態,加重咽部不適。

建議多吃含維生素及營養高的食物,少吃熱性食物(如羊肉、火鍋、花椒、胡椒等);戒菸戒酒,多喝水,少喝咖啡、可樂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

慢性咽炎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長期不良或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可導致頑固不易治癒的慢性咽炎。因此,指導合理膳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有效預防慢性咽炎的發生。

秋季天氣乾燥,很多慢性咽炎的患者會出現咽乾嚥癢及咳嗽加重,此時可多食用應季蔬果,如雪梨、大棗、山楂、板栗等,可潤喉利咽、補益脾腎、開胃消食。平時可燉服百合雪梨湯、山藥燉排骨、貝母燉雞等以調理身體,既增強抵抗力又收到化痰利咽的功效。

5

有些人用咽喉含片反而加重症狀。

許多慢性咽炎患者喜歡服含片,但也發現有些病人含服後症狀沒緩解,反而加重了。此時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喉片當中會有薄荷及冰片等成分,如果有反流的病人,這些中藥會刺激胃酸增多,進一步加重胃食道反流,導致咽喉症狀加重。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含片的。

治療慢性咽炎,除求醫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平時的飲食作息與心情調護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當然,順暢的醫護溝通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提高總體治療效果。